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:学会从时政中挖掘哲学考点_中公网校
400-900-8885

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:学会从时政中挖掘哲学考点

在公职类考试中,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都是绕不开的考点。马哲的内容,体系完整,逻辑紧密,掌握基础知识并非难事,但想学精学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然而备考时间向来是十分紧张的,如何做到节约时间、有针对性地复习马哲知识呢?毫无疑问,从时政中找马哲的题干材料,从时政中找马哲的重点考点是一种很好的方法。

比如这样一道题:

2023年3月,中办印发了《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》,方案指出,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,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,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;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,正确地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。关于上述材料反映的哲理,说法正确的是( )。

A.实践是认识的来源,通过调查研究获得真知灼见

B.认识是实践的目的,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获得真知灼见

C.认识是实践的动力,对真知灼见的追求引导人们调查研究

D.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,但也有些认识实践无法检验

关于本题,即通过时政材料考查哲学相关知识。当我们看到调查研究时,我们立刻可以想到的知识点就是实践与认识。

一、实践决定认识

(1)实践是认识的来源。如:近水知鱼性,近山识鸟音。

(2)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。如: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,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。

(3)实践是认识的目的。如: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。

(4)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。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。

二、认识反作用与实践

正确的认识可以促进实践的发展,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的发展。

故本题中,A正确;BCD本身说法都错。

各地公考中,诸如此类的命题方式屡见不鲜,因此考生在复习时政时一定要有发散思维,马哲如此,文史常识也是如此。

掌握学习方法,备考快人一步,便多占一步“先机”。

(责任编辑:李明)

直播公开课
网校师资
会员免费专区
会员特惠专区

日利奇之5-20下,学生用户胡

  •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¥68
  • 终身会员 ¥198
尊享12大会员特权
  1. 好课免费

人工咨询

全国统一咨询热线

400-900-8885

课程咨询请按1
售后服务请按2
9:00-21:00 节假日不休

商务合作

企业微信

微信扫码添加

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
中公网校小程序
明师免费公开课
中公网校视频号
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
中公网校极速版APP
资讯答疑试题
中公网校公众号

Copyright©2000-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.All Rights Reserved

京ICP备10218183号-41 京ICP证161188号 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